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

15/4/2012市民日報:學校不提政制學生嘆政治冷感


昔日澳門議事亭(即現今民政總署)為一個廣場,讓市民聚集討論重要事項。隨歷史演變,類似的議事空間早已失卻。諸如學校等可以聚集人群的地方,亦沒有向學生就本澳政改大事展開討論。   

昨日,有學生在玫瑰堂前地,用咪高峰吞吞吐吐地說出:學校從沒有提及政制議題,若世上沒有電腦及互聯網,便不知政改為何物。他道出,澳門這一代對政治沒有任何興趣。   

昨日,新澳門學社假玫瑰堂前地舉行靜坐斷食及公開辯論,不時吸引人群聚集,目的不是為了欣賞玫瑰堂的建築特色,而是觀看在澳門難得一見的「議事空間」,吸引不少圍觀者拿起相機或電話等,把景象留為紀念。  

1名靦腆的中四學生在公開辯論上,手拿着咪高峰斷斷續續說出:支持學社所建議的「+3-3」方案,因明白間選不能加的道理。他亦談及,對於早前有電子傳媒採訪一名女學生對政改的看法,她所回答的是「加間選議席,社會便會民主啲,公平啲。」他批評,明顯她不了解澳門間選制度,但又要簽名支持「+2+2」方案。   

該學生又稱:學校從沒有提及政制議題,若世上沒有電腦及互聯網,便不知政改為何物。又認為,澳門這一代對政治沒有任何興趣。他期望澳門青年不要無視與社會息息相關的選舉制度。   

另有市民表示:現時政改諮詢塑造「主流民意」,亦有很多傳統社團動員會員支持「2+2」方案,但很多市民不了解有關方案的實質作用,以至何謂政改也是一問三不知。她認為,政府只懂用現金分享麻木市民對政改的觸覺,令人痛心。強調為了追求言論自由,尋找直選議員代表市民發聲,反映不公平事。   

本報記者 之 繁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