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

新的一頁——「五一青年站出來」遊行聲明(1/5/2010)


今年「五一」國際勞動節除勞動階層外,亦是值得澳門青年人紀念的日子。我們—一群在互聯網上活動的年輕人—在今日舉行以「增經屋促就業」、「關注青年困境」及「抗衡河蟹(偽和諧)文化」為主題的遊行,期望社會正視青年需要,以行動鼓勵青年參與社會事務,並表達對社會事務的一些意見。

自澳門九九年回歸、零二年賭權開放、零三年中央政府開放「自由行」以來,澳門經濟急速發展,我們一群青年人本對特區政府充滿希望、信心,但近年來產生很多社會問題,不公平的社會現象,實在令我們感到失望、痛心。其中樓價因賤價批地、境外資金炒作、政府停建公屋的錯誤房屋政策,導致數年內倍數急升,遠超一般市民尤其年輕人所能承擔。政府提出「細單位」、「活化工廈」等措施,仍未有使樓市降溫之效,加上供樓年期之長,將導致青年生活水平下降。另外,澳門輸入外勞的壓力已經由基層工人蔓延至管理層,以至專業人員。甚至有即將進入大學的朋友擔心,將來成為「外勞的補充」。大學畢業生亦由於欠缺專業晉升階梯,可能會陷入長期基層化的危險。另外賭權開放以後,產生了包括病態賭博等社會問題,影響了青年成長。而政府有關部門只將有關問題推為社會發展快速所產生的結果,如果因社會發展,產生那麼多不良而深遠的影響,得益只是小部分發展商、商人、炒家,大部分澳門勞力階層,對社會有真正貢獻的人,卻是承受一切急速發展的後遺症及被社會遺棄的「苦命人」。

在社會參與方面,我們認為現有的制度已經與目前的社會環境脫節。例如在青年委員會中,二十八名委員中,除了六名官員,以及一名學者外,其他都是社團代表。近年已有研究指出市民對大社團的參與率其實很低。大社團既然並未能代全體市民大眾,包括青年人,而他們在決策上卻得到極大分額,將導致政策制訂時出現偏差,影響施政效果。

至於「抗衡河蟹文化」,我們堅信除了選舉制度以外,集會、新聞及言論自由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基石之一,但現在澳門存於官民交往、媒體和學校的「河蟹文化」令整個社會很沉鬱。言論失衡,主流以外的表達空間狹窄,既不利於社會達至真正和諧(馬丁‧路德金說過:「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,不是爭議的消失,而是公義的彰顯」),也不利於文化產業-澳門經濟多元化重要環節-的發展。

由此,我們總結下面四點訴求:

1. 政府須推出短期措施,包括徵收增值稅,打擊炒賣房地產風氣。長遠而言,政府除了須履行承諾,完成公共房屋興建計劃,保障居住的基本權利外,也須清理土地囤積問題。在興建適用於青年的住宅時必須做到「細價樓」,而不僅是「細單位」,並保證居住者的安全、健康和基本社會設施。
2. 對各行業、各專業領域設立認證制度,讓本地人有多元可持續的發展空間。對基層服務行業制訂以家庭為基礎的工資標準,讓基層家庭可以透過工作脫貧。對低學歷、長年失業的人士,政府應該把握博彩業發展的機會,發展本澳門除食品以外的手工藝製作等,由政府請導師開班教授。所有聘請外勞的賭場酒店,應該以低價提供場地,提高他們自力更生的能力,或以此類方案讓普羅大眾能有一技之長融入社會。政府須把握當前博彩業發展進入穩定時期,完善教育、社會服務等政策,減低博彩業對社會的負面影響,做到幼有所長,老有所養。
3. 設立「青年議會」,吸納不同界別青年人參與,藉此平台讓青年直接向政府表達意見,有效地參與社會。設分區直選市政議會讓青年及各界市民,在民生事務有公平參與機會,從實際經驗中鍛鍊參政議政能力。特區政府應該從近半年的施政經驗中,反思官僚和短視的心態並以持續實際的行動回應。
4. 特區掌權者以及社會各界應有寬廣的胸襟,真正包容青年,包括不同的意見.以此改善施政,使青年健康愉快成長。更期望澳門有良知和能力的傳媒人和社會人士興辦新媒體,使傳媒生態更有生氣,擴大公眾討論空間和擴闊市民視野。

最後,今天的遊行並不是一個結束,而是一個開始。我們明白,遊行是不過一兩個小時的路程,在媒體中的壽命也可能只有一兩天。要達到今天的目標,我們需要在其他日子在各領域努力不懈,同時要繼續關注社會議題,團結一致,互相支持、分享,累積經驗,共同成長,自下而上建立社區精神。與大家互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